译文
江蓠生在小洲上,香气微微不足扬。
有幸遇上好机会,迁移来到华池旁。
花儿开在玉台下,倒影印在沧浪上。
雨意滋润既丰厚,扎根泥土深又长。
四季交替不停驶,茂枝繁花难久香。
香气温馨随时散,余芳伴着流风亡。
天道尚且有变故,人理安能无反常。
男人智者欺愚者,女性色衰妒红妆。
并不吝情贱身退,只怕苍蝇溅污脏。
愿君广施剩余辉,照妾将老无祸殃。
注释
江蓠:香草名,似水荠。
幽渚:幽静的小洲。
宣:传播,散布。
风云:此指随风云漂浮。
参考资料:完善
全诗以江蓠的先荣后衰比喻女子的得时和失宠。“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这二句喻女子未嫁时寂寞不为人知的情况,“被蒙”二句喻女子得以附翼君子,以下“发藻”四句比喻女子的得宠。这四句情兴高扬的歌唱,描写了男女情爱的两相欢洽,以及女子得宠时的幸福。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华的流逝,姿容衰老,女子的幸福渐渐消失了。从“四节逝不处”句以下,欢歌被悲吟所代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另外一种情感世界。“淑气与时殒,余芳随风捐”。这二句喻女子年老色衰,欢情逝去。“人老珠黄不值钱”这对封建时代里的许多女子来说简直是道无可逾越的关隘。造成这种极不平等的历史现象的原因自然是极其深广的。诗中的女主人公不可能理解它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琰失志慌惚。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