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蚕丝
佚名〔南北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蚕不应老去啊,日日夜夜都怀着情丝。
何必吝惜这微小的身躯燃尽,缠绵的情意自会有相逢之时。
注释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像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简析
《作蚕丝》是一首五言诗。此诗首句写春蚕本不应该老去,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吐丝,这是它的天性与使命;次句写蚕不分昼夜地吐丝,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三句说它为了吐丝,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末句写春蚕虽然为吐丝耗尽了生命,但它的精神和劳动成果却长久地留存下来,与人们产生了深厚的联系。这首诗形象描写了春蚕吐丝化蛹的过程,既是描写劳动,也是表现爱情的坚贞与无私奉献。
杂体诗·陶征君潜田居
江淹〔南北朝〕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估客乐四首
释宝月〔南北朝〕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