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蔡子华

苏轼 苏轼〔宋代〕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朋友送我沿江东下,外出做官,亲手种下荔枝,等我早日回还。
荔枝已结出红色果子,我也头发斑白,仍未回到故乡,客居在遥远的江南。
暮春的江南,湖水漫漫,水天相连,荡舟西湖,思乡的哀愁令人肠断。
回想起物产富饶的青衣江畔,白鱼紫笋随手可得,根本不花钱。
三位白胡子老人好像耐霜的桧树,过去的亲朋所剩无几,谁还在身边呢。
我不会问看相人,能不能做高官,只希望有麻姑搔背,做个闲散的活神仙。

注释
青衣江:大渡河支流,在乐山草鞋渡与大渡河汇合。
三老:指蔡子华、杨君素、王庆源三位故乡老友。蔡子华向苏轼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元祐年间,苏轼在朝廷既继续反对新党,又反对旧党全面废除新政,结果遭到新旧两党的夹击。他说他在两年之中四遭口语;如果追随众人,又感到内愧本心,对不起君主;如果继续知无不言,则仇怨交攻,不死即废。他于是接连上章,请求出任地方官(见《乞郡札子》)。元祐四年(1089)他被命知杭州,这首诗即苏轼写于元祐五年杭州任上。蔡褒字子华,眉山青神(今四川青神)人,是苏轼的旧友和同乡。由于政治上不顺意,这段时间苏轼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绪,这首诗就是证明。前四句写朋友盼他早日归乡而自己却不能归去;中间四句写身在杭州西湖却心在故乡;最后四句感叹旧交零落,表示自己无意求升迁,只希望过闲适生活。全诗笔调婉转,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5篇诗文  482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诗

赵恒 赵恒〔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苏轼 苏轼〔宋代〕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